他乃普通建筑工人,从事繁重劳动,独自承受身处异乡的孤寂。
【都是为了生活】
他是一名装修工,原本来自中国河南,现今在英国伦敦的工地工作。
工地上工作艰辛,衣物难得干净,脸上汗水不断,拭之不尽。
谁能料到,他们在此月薪可达三四万人民币?国内又有几位工人能达到如此收入?
图片中的男子,曾是瓦工及泥水匠,具备一定的手工技艺。
后来,他随包工头赴英国伦敦,从事相同工作,因此能快速适应并上手。
他们的雇主多为华人,因华人老板更倾向于聘请中国工人。
他们虽从事繁重工作,但仍严守8小时工作制。
他每天8点上班,中午休憩一小时,下午5点下班。因此,他有充裕时间休息,并能兼顾其他事务。
不会出现加班情况,因当地法律严禁雇主要求工人加班。
若有人胆敢违法,必将遭受法律严惩,并需承担巨额赔偿。
他们无需忧虑当日工作是否完成,因为到规定时间即可下班。
作为建筑工人,他们享有双休待遇,每周工作5天,剩余两天为个人时间。
这是国内白领难以企及的生活,但他们在国外却实现了每日8小时工作制及周末双休。
中国法律理论上规定工作8小时及双休,但实则,能找到这样工作的机会极为难得,堪称巨大福利。
不利之处在于,工地不提供食宿,所有饮食起居均需个人自行安排。
他在市中心租房,但发现通勤时间过长,需早起乘火车。因此,他考虑改变居住安排以减少通勤时间。
随后,我与工友们合租了一处较近的房子,有效解决了通勤远的问题。
他们吃不惯那里的饭菜,因此常回去自己做。毕竟,他们拥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这样做。
他们不会像中国工人那样,起早贪黑,除睡觉和上班外,几乎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,每日早出晚归,生活节奏极为紧凑。
上班极为疲惫,无心他顾,而他们则无此忧虑。
他正常上班一个月,能领取3000至4000英镑薪资,相当于人民币3万余元。
日薪超千元,国内罕见高薪。虽有此待遇者称收入高,但开销亦大,推测难以积攒过多财富。
他房租仅需一两千块人民币,餐饮开销亦不高,因此整体生活费用相当节省。
挣1万时花5000与挣3万时花5000,虽消费相同,但经济结果迥异。
月薪5000时,无论如何节省,都无法攒出2万,这便是收入差距的现实。
他们那边全年有活干,不分季节,几乎无淡季,因此收入相对稳定。
冬季来临,国内装修行业步入淡季,连续数月无收入,这导致从业者深感焦虑。
但话说回来,如此良机,为何他们本国人不把握,而要用他国劳动力?
【人口多是根本原因】
英国作为发达国家,经济发展迅猛,但因人口稀少,许多人不愿从事脏累工作。
他人有更好的选择,无需以体力劳作谋生。然而,在中国情况不同。
中国人口众多,虽资源有限,但劳动力充裕。即便是普通的装修工作,也有人竞相从事,竞争激烈。
薪资难以提升,提出日薪500总有人愿以400接手,底层竞争激烈,直接拉低了整体收入水平。
近二三十年来,中国人口众多,增长迅速,导致众多高材生在毕业后即面临失业困境,难以找到工作机会。
中国人口众多,致使部分企业肆意妄为,无视国家规定,且无人能有效制约其行为。
普通打工者若每周能单休已觉幸福,每日工作十余小时亦是常态。
加班几乎无加班费,且国家规定应缴纳的社保被视为“福利”,现状令人唏嘘。
资本家们肆无忌惮,因他们信奉“你不愿做,自有人愿替代”的原则。
从不缺劳动力,若要求过高,雇主便会另寻他人。
这批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更艰难,虽看似在写字楼工作,如同白领,但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乐观。
事实上,领着最低工资,支付高昂房租,食用无营养外卖,最终结果往往是身体被累垮。
00后步入职场,仍需时常面对老板压力。那些年,不少人梦想着能以新一代力量改变职场现状,期盼“00后开始整顿职场”。
00后进入职场后往往受限于人,网络上虽表现高傲,但在现实中却表现得顺从谨慎。
行走间,见农民工劳作艰辛,心生怜悯欲赠水。殊不知,其月薪七八千乃常态,过万亦不稀奇。
拿着3000元工资,却对世上的困苦视而不见,难以理解他人的艰难。
图中工人大哥外出打工数年,家人留在国内,他已久未归家。
过年也不敢归家,只为多挣钱。要说不想家,那是不可能的。
远在异国,同事虽是老乡能聊天,但他们却像个小团体,彼此孤立,如同被遗弃。
外出时甚至无法与人有效沟通,这种状态与“荒野求生”无异。
但他们仍不敢归家,独自承受孤独,只为多赚些钱。尽管条件艰苦,他们依然坚持,逻辑清晰,目标明确。
国内市场竞争激烈,任务总有人接手,你说明日可成,他人今夜已毕,你凭何与之竞争。
除非能力卓越至无可取代,否则难有话语权。多数人皆为普通,只能顺应潮流,在恶劣市场环境中艰难求生。